我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上海调研人工智能及创新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5-07-11浏览次数:10

       2025年7月6日至9日,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等前沿科技在企业与研究院所中的实际应用,我院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阳思,与班主任张轶、左媛的带领下前往上海,先后走访调研了华为练秋湖研究中心、上海智元创新有限公司、字节跳动公司、上海创智学院、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浦江实验室多家知名企业与机构,实地感受人工智能、大模型及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的前沿成果及其在产业中的落地实践。


 华为练秋湖研究中心

       7月7日上午,团队首站来到华为练秋湖研究中心,近距离体验了这家国际领先科技企业独具特色的创新生态与人文环境。园区内通勤电车与观光小火车打破了传统办公区的刻板印象,绿荫草坪与咖啡讨论区相映成趣,充分体现了“科技当具温度”的理念。华为HR介绍了公司如何通过“咖啡社交”提升工程师间的灵感碰撞和创新产出。现任职于华为3D渲染部门的我院12级校友赵铎也分享了自己从校园到职场的成长故事,强调持续学习与逻辑思维能力对技术工作的深远影响。


 


 上海智元创新有限公司

       7月7日上午,团队一行还参访了上海智元创新有限公司总部及数采工厂,全面了解了具身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在展厅,同学们近距离观摩了远征机器人、灵巧手、机器狗等多款创新产品,对其在机器人本体、关节驱动及动作设计上的突破表示赞叹。数采工厂内高度自动化、静默高效的工作状态,充分展示了海量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处理在智能机器人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智元自主研发的“大脑+小脑+本体”架构及ViLLA等关键技术,展现了其对机器人泛化能力和通用模型的前瞻性探索。此次参观让同学们对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应用有了全新认识,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正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字节跳动

       7月7日下午,调研团走进字节跳动,体验这家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高效活力的企业文化。参观中,同学们了解到字节跳动在多模态大模型“豆包”等前沿技术上的持续创新,以及员工互称“同学”的平等文化氛围。工作区开放、沟通简洁高效,生活区配套设施完善,充分体现“认真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同学们对抖音等产品在文化传播中的创新与影响力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次走访不仅让大家对互联网企业的运营与发展有了直观体验,更激发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的浓厚兴趣。


 


 上海创智学院

       7月8日上午,团队赴上海创智学院进行参观学习,学院方面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作为人工智能前沿阵地,学院创新氛围浓厚,跨学科融合的培养模式与前瞻视野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参观过程中,团队聆听了吴学长的精彩分享,他从“认知、能力、价值”三个维度,深入阐释了优秀科研工作者所需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对于“认知”维度的剖析,令同学们认识到真正的科研突破,关键在于不断拓展认知边界,而非停留在单一的知识积累上。


 


 哔哩哔哩

       7月8日下午,调研团赴哔哩哔哩公司开展参观交流,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近距离感受了这家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企业的文化与办公环境。别具特色的办公区、各类休闲设施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职场生活。通过与校友及校招负责人的面对面交流,同学们认识到从校园到职场的身份转变,需要不断提升沟通与适应能力,逐步成长为严谨自律的“年轻成年人”。哔哩哔哩之行不仅拓宽了大家对互联网文化产业的认知,也为未来职业选择与能力积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上海浦江实验室

       7月9日上午,调研团队赴上海浦江实验室参观交流 。团队不仅听取了涵盖多模态大模型、AI for Science等前沿方向的专题报告,还深入了解了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书生”系列大模型等重要成果。实验室在AI与科学研究融合(如天气预测、三维重建)方面的突破性应用,以及学长关于科研规划与职业发展的经验分享,令同学们深受启发。此次参访加深了同学们对国家前沿人工智能战略布局与科研进展的认识,有效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兴趣。


 


       7月8日晚上,在高年级研究生的带领下,来自不同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围坐在一起,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大家交流参观后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高年级学长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此次交流探讨对同学们尽早进实验室、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职业发展道路有极大的启发。


 


       此次上海调研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平台,让他们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制造及创新文化在不同行业的落地应用。通过与多家知名企业的面对面交流和实地走访,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方向,切实增强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信心与决心。未来,我院将继续积极组织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同学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撰稿人:田东升 SA24229077